摘 要:晚清汉口开埠后,海关医员里德、医学传教士师惟善等英籍西医相继抵达汉口,对当地疾病状况展开调查,定期撰写医院年报、海关医报。一方面,西医从殖民医学视角出发,调查疾病与汉口卫生环境之间的关系,揭示出汉口的气候水土、暗渠式排水系统、民众共用清洁用品等卫生习惯的不利影响;另一方面,西医从区域比较视野出发,将汉口与中国其他地区、欧洲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,认识到疾病具有地方性,发现汉口眼病高发、结石病罕见的特征,并总结出可供欧洲医师参考的汉口饮食经验。西医在调查汉口的过程中,对瘴气、微生物致病等多重理论的运用,及“跨国别、区域的医学流通网络”的构建,反映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医界既处于新旧医学理论共存、交锋的时期,其对中国的调查视角亦处于殖民性与地方性之间。与此同时,西医调查报告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晚清汉口的民众生活状态、疾病观念与地方社会风貌。
关键词:西医 汉口 疾病调查 殖民性 地方性